《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將于12月正式施行
中安在線訊 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網絡銷售食品需實名登記、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監管……7月28日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據悉,該條例將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將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根據《條例》,我省將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和監督管理,明確問題環節和責任主體。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記錄和保存采購、加工、貯存、運輸、檢驗、銷售、召回等信息,保證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提升質量管理能力。 市民們的網上訂餐品質將有保證 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網上訂餐,然而這些外賣食品的質量不禁常常令人感到擔憂。根據《條例》,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在網上刊載的食品名稱、成分或者配料表、產地、保質期、貯存條件,生產者名稱、地址等信息,應當與食品標簽或者標識一致。 餐飲服務提供者通過網絡向消費者銷售食品的,應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在隨餐小票或者清單上標注食用時間提示、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以及網絡平臺名稱、訂單編號等信息。餐飲服務提供者直接向消費者配送食品的,分裝、貯存、運輸食品的容器、用具等應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條例》還規定,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和自建網站銷售食品的,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并在網站首頁或者經營活動主頁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申請進入平臺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資質材料;對平臺上的食品經營行為和相關信息進行檢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在網上刊載的食品信息與食品標簽或者標識不一致,或者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照規定標注產品信息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不得為食品保鮮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 某些無良商家為了保證食品新鮮而使用一些有毒物質,這種行為在新通過的《條例》中將明令禁止?!稐l例》規定,從事食品貯存、運輸的,應當使用安全、無害、清潔的容器、工具和設備,防止食品污染;符合保證食品安全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不得為保持食品新鮮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 食品生產經營者委托倉儲、物流企業貯存、運輸食品的,應當對受托企業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進行審查,受托企業應當查驗委托方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如有違反上述規定,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將責令停產停業,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監管 根據《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衛生計生等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的監管,嚴禁餐廚廢棄物作為原料進入食品生產經營環節。 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單位應當建立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 中小學校門口兩側200米范圍內不得食品攤販擺攤 關于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條例》規定,在不影響城市交通和環境衛生的情形下,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確定臨時經驗區域和經營時段,允許食品攤販擺設攤點,但是幼兒園、中小學校門口兩側二百米范圍內不得確定為食品攤販經營活動區域。 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納入征信系統 今后食品生產經營者如果有違法行為將被納入信用記錄。根據《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數據庫,確定信息公開共享范圍,及時向社會公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向社會公布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發布違法企業和個人名單,通報投資主管部門、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的金融機構;對嚴重失信的行為信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納入信用記錄。 學校、醫院等幾種用餐單位的食堂應確保供餐食品安全 根據《條例》,學校、醫院、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供餐單位訂餐的,應當從取得食品安全生產經營許可的企業訂購,并與其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供餐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原料采購、加工制作、清洗消毒、成品分裝盒配送運輸等環節操作規范,確保供餐食品安全。 學校、醫院、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 實行食品小作坊登記制度 記者注意到,新通過的《條例》對食品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的生產經營作出了嚴格的要求。根據《條例》,食品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的生產經營應當符合于其生產經營規模、條件相適應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證所生產經營的食品衛生、無毒、無害。 食品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不得有下列行為:在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使用餐廚廢棄物或者餐廚廢棄物的提煉物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同時,我省將實行食品小作坊登記制度和小餐飲、食品攤販備案制度。登記和備案不得收取費用。食品小作坊登記證有效期為五年。有效期滿需要延續的,應當在期限屆滿三十日前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申請。 食品小作坊應當在生產加工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食品小作坊登記證、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和食品安全承諾書,接受社會監督。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的包裝或者容器上應當標注食品的名稱、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和食品小作坊的名稱、生產地址、聯系方式、登記證編號。 食品小作坊每年應當對生產或者銷售的食品至少進行一次檢驗。食品小作坊購進食品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進行查驗,如實記錄名稱、數量、供貨者名稱和聯系方式、購貨日期。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不少于一年。 食品小作坊不得生產加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乳制品、罐頭制品、飲料等食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采用非固態法發酵工藝生產的白酒;國家和省禁止生產加工的其他食品。 食品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在一年內累計三次因違反本條例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食品小作坊登記證以外處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產停業,對食品小作坊直至吊銷登記證。 食品攤販不得經營自制生鮮乳制品 《條例》規定,食品攤販從事食品經營活動,應當保持經營區域周邊環境衛生整潔,不得影響道路通暢、交通安全。 食品攤販不得經營下列食品:自制的生鮮乳制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國家和省禁止經營的其他食品。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將發布消費警示 根據《條例》,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存在可能引發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緊急情形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立即采取下列控制措施: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暫停生產、銷售、購進相關食品和食品原料;發布消費警示,告知消費者停止購買、食用相關食品;向上一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采取的其他控制措施。食品安全風險消除后,應當解除控制措施并向社會公布。(記者 汪喬)
同類文章排行
- 《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將于12月正式施行
- 巔峰生物——ATP生物熒光檢測儀
- 8月3日下午"創谷匯"投資交流會在巴特恩眾創空間成功舉辦!
- 熱烈祝賀我司的再獲4項專利通過授權!
- 網絡訂餐“安全”將立法監管
- 三只松鼠開心果霉菌超標1.8倍被食藥監總局通報
- 注意了!四川食藥監抽檢:7批次食品不合格!
- 我公司正式入駐合肥清華啟迪科技城
- 夏季食品安全提示
- 廣東首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啟動